原文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①,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 “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② 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注释
①胣(chǐ):剖腹刳肠。
②掊(pǒu):打倒。
老马释途
“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不管是善人还是大盗,都是通晓圣人之道的。大盗也要具备五个条件:圣、勇、义、知、 仁,否则成为不了大盗。
只有“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打倒圣人,把盗贼放了,天下也就安稳了。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有圣人才造成的,回归本身,无为而治,世界就美好了。
可能庄子也没有想到,自己提倡打倒圣人却被后世很多人奉为圣人, 真是有些讽刺了。关于圣人的很多内容确实也有问题,因为很多的修炼本身是违背人性的,所以很多的要求大家也不会遵循,或者以遵循的名义在创造虚伪,以伟大的名义在实现自己的私心,以无欲的名义在完成欲望, 以利他的名义在完成自己的私欲。
如此,庄子的很多观点也很有道理,本来是一个简单的世界,因为人欲而复杂,所以提醒大家摒弃圣人之学,破除圣人之规。问题是大部分人需要规矩去依靠,没有规矩,放飞自我,实际上比遵循圣人之道更加困难,这需要一个个独立的灵魂。真正的自我独立是太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这和成为圣人之道的难度不相上下。
如此,庄子的思想是最早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萌芽。有意思,值得我们再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