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支离疏①者,颐②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③指天,五管④ 在上,两髀⑤ 为胁。挫针治繲⑥,足以 口;鼓筴⑦ 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⑧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⑨ ;上与病者粟, 则受三钟⑩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注释
①支离疏:假托的人名。
②颐:下巴。
③会撮:发髻。
④五管:五脏的穴道。
⑤髀(bì):股骨,这里指大腿。
⑥挫针治繲(xiè):缝洗衣服。繲,脏旧衣服。
⑦筴(cè):小簸箕。
⑧攘(rǎng):捋。
⑨功:当差。
⑩钟:古代粮食计量单位,合六斛四斗。
老马释途
描述的“支离疏”, “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下巴长在肚脐上, 双肩长得比头还高,听起来就吓人,但竟然“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换句话讲像支离疏那样身患残疾的人都可以活得很好,更何况有德之人呢?
也就是讲,拿了如此多“烂牌”的人也可以生活得好好的,我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还有什么痛苦的呢?还不是自寻痛苦。
就像一个组织、一家企业、一个人,往往容易找到很多困难的理由, 面对外界的不确定性,似乎我们的渺小与外界的不确定性是问题的根源, 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显然,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己,都是自己折腾出来的。 看来推卸责任是人们的天性,因为责任本身就是压力,会带来不适感,在我们的第一反应看来,这就是“害”,不是“利”,趋利避害的我们自然也就顺天性作出选择了。
凡事反省,凡事反思,凡事自我批判,那我们就应该在正确的轨道上了。“吾日必三省吾身”,每日多反省自己,学会适当妥协,应该就可以持续精进了,那么身着破衣也会有锦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