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小惑易方①,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 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②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③ 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注释
①易方:迷失方向。易,变换,颠倒。
②策:古代书简。
③取:分别。
老马释途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百姓为利益而牺牲,士人为名声而牺牲,大夫为家族荣耀而牺牲, 圣人为天下而牺牲。但这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什么高低贵贱, 却是在做伤害本性的事。大公即大私,大私即大公,莫要谈什么高尚,也不要谈什么不入流,本质没有什么区别。
如此,也就颠覆了儒家的是非观,也就没有什么善恶对错了,不反对什么也不支持什么,想如何就如何。我有点怀疑这是否是庄子的意思,当真这样的话,无为似乎也多余了。
但又强调,“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小的迷惑让人迷失方向,大的迷惑让人丧失本性,似乎认清世界才是根本。想得有些头痛,发现真理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
最后只能无奈地讲,没有什么救世主,有的话也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