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骈拇(一)

更新时间:2025-03-18阅读量:72

  原文

  骈拇①枝指出乎性哉,而侈②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

  注释

  ①骈拇:指脚的大拇指与二拇指连在一起。

  ②侈:多余。

  老马释途

  开始进入外篇,据说不一定是庄子本人所著,但是从古到今都有一个现象,会把一些流传的言语、语句放到某位名人的名下,这样似乎更容易传播,并被大家所熟知。

  “骈拇”本身是人身体的一种特殊情况,非正常状态,但庄子认为存在即合理,自然而然就是正常,不需要作为什么,否则都是多余。 “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如果手上多长了一只手指,那就是无用的手指。 没有添加,没有多余的才是最好的。

  如此,世界就美好了。“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就像推行仁义,实则没有价值,这就是一种滥用小聪明。

  按庄子的思想,基本上不需要创新,也不需要奋斗,似乎是一种老人哲学。但又似乎大道至简,也是一种老道哲学。因为从终点来讲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这可能也是中国人较为保守的思想发源。

  灿烂的快乐确实会相伴于深沉的悲伤,情绪激动带来的可能是冲动。 但也发现无为似乎在暗示为一切,也是物极必反吗?只是庄子似乎真的无为了。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