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骈拇(四)

更新时间:2025-03-19阅读量:57

  原文

  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① 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 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②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

  注释

  ①约:绳子。

  ②纆(mò):绳索。

  老马释途

  庄子讲出了自己认为的常态: “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 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讲的是常态不是什么,而没有讲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自然而然,不干涉,不作为。弯曲的不是用了曲尺,笔直的不是用了墨线,圆的不是用了圆规,方的不是用了角尺,固定不用胶粘,约束不用绳索。问题来了,不用如何知道直圆方曲呢?一句话,无为就是了。

  一再强调一切都要自然而然,“古今不二,不可亏也”。也就是讲自己的道理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无外乎强调自己是真理罢了。

  问题来了,经常也要求自己无为、坦然,难道这不是种有为吗?真正的无为应该是无意为之,而非有意为之。问题是人人有意、人人有想法、 人人有情绪、人人有观点,这可如何是好?

  深深呼吸一下,让自己淡定一番,似乎要迈向入定。问题是这深深呼吸似乎又是有为了,真是纠结,看来还是道行不够。

  如此,似乎我们更缺乏凡人哲学、平常人要求,不是成为圣人,而是成为自己眼中的自己,而不是圣人眼中的人。如此,不会开心、快乐,也不会悲伤、无奈,只要我们想清楚,这一切都会合理存在,干涉的好处与坏处往往会同时来临。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