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①得之,以挈②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③ 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④ ;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⑤ 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⑥ 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⑦ 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⑧ ;傅说⑨ 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注释
①豨(xī)韦氏: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帝王。
②挈(qiè):提挈,含有统领、驾驭的意思。
③袭:入。
④忒(tè):差错。
⑤堪坏(pēi):传说中人面兽身的昆仑山神。
⑥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中原各族的始祖。
⑦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居于少广山。
⑧五伯:旧指夏伯昆吾、殷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
⑨傅说(yuè):殷商时代的贤才,辅佐高宗武丁,成为武丁的相。
老马释途
这一段主要讲清楚了什么是“道”,不像老子那么含蓄,“道可道,非常道”,还是有进一步详细说明与阐释的空间的。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道是确确实实真实存在的,但又是无形的,看不着摸不着的,怎么才能找到它,下一句就讲清楚了。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可以感知到,道的确存在,但却不能讲出来, 讲出来就不准确了;可以领悟却不可看到,就有点儿形而上了,也就只能成为小众的成果了。
不过话讲回来,底层逻辑的东西本应该就是小众,万事万物各司其职,大部分人的职责应该不在于此,让所有人得道本身就是违背道的。
结论是,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道。既是争论,又是进步的推动力,如此应该就可以释怀了。人分上中下,货有三等价,只是大家不认为自己是下,都是上不就可以了吗?准确地讲,都认为自己是上就可以了。
争论就是人类历史,话语权就是争夺的本质,仅此而已,何必非要找到公认的道呢,或者就没有公认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