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逍遥游(一)

更新时间:2025-01-14阅读量:165

  原文

  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①冥:海的意思。“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老马释途

  开篇《逍遥游》,感受到了老子的逍遥、潇洒、超脱,超越万事万物;带来了浪漫主义,也带来了逃避主义;带来了文学价值,也带来了哲学思想。这些可能也是庄子始料未及的。

  “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概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在战国那个纷乱的年代,算是到了精神的栖息地。

  北海中有一种鱼叫鲲,大到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化为鸟,称为鹏。鹏背广阔,大得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宽,振翅而飞,翅膀像天边之云,飞到南方栖息,南海像一个天然的大池。

  鲲鹏之志,天地之大,格局之大,庄子思想的高度也就顿然展现了。 文笔流畅,荡气回肠,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恢弘大气,志在天地。倘如此,人世间的疾苦也算不了什么。这样仰望星空,自然心胸开阔,睡得踏实,看得遥远。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像野马奔腾一样的雾气,阳光下的尘埃,都是万物相互吹拂的结果。一派自然景象,尽显诗情画意。 接着反问道:“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天空苍苍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高远所以没有办法看清尽头?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从上往下看,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人是万物的尺度,庄子的鲲鹏直上九万里,透露了超凡的视角,人显得如此渺小,令人深思。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