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原文
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③,吾从众。拜下④,礼也;今拜乎上,泰⑤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①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
②纯:丝绸,黑色的丝。
③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
④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⑤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02
原文
子绝四:毋意①,毋必②,毋固③,毋我④。
注释
①意:同臆,猜想、猜疑。
②必:必定。
③固:固执己见。
④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老马释途
孔子在讲礼,实际上是一种规则的体现,也影响了我们很多年,仪式感是很重要的。他传递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很多隐性的东西需要显性地展示和强化。
“拜下,礼也”,几个字讲清楚了乾隆皇帝要求西方特使的跪礼。因为这个事,东西方当时没有打通,经过足够的时间后,“礼”便形成了约定俗成,成为价值观。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夫子认为需要杜绝的四种毛病:不瞎猜,不会不知变通,不会固执,不会主观武断。发现夫子的自我理解也非常适合用 “武断”来衡量,怎么会那么肯定地讲了这么多道理呢?
有决心与固执往往并存,发现有多大优点就有多大不足,有多少荣耀可能就有多少无奈,凡事是多面的。计较与认真只一步之遥,猜疑与审视也只差一张纸,武断与果断也是很难分辨的一对“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