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篇第八(16)

更新时间:2025-03-14阅读量:55

  原文

  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②。”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③,于斯④为盛,有妇人焉⑤,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⑥,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①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 xiè;陶:音 yáo。

  ②乱臣:据《说文解字》:“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③唐虞之际:尧曾封于唐,故称“唐尧”。舜曾封于虞,故称“虞舜”。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④斯:指周武王时期。

  ⑤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⑥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老马释途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拥有五位贤臣辅佐他,所以天下大治。“才难”,孔子也认为人才难得。换句话讲,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以我们认为凡事需要人才,事成不成,关键在于人。王道无近功,万事人为本,似乎能人、英雄、明君、贤臣成为必然。

  如此,人的修炼、人的挑选成为核心,而实际上人是比较复杂的,贤臣干起傻事来有时候比傻臣都傻,明君糊涂起来几年就能把祖宗留下的基业给败光,不然怎么会有“秦二世而亡”。儒家的认识一直没有跳出人的范畴,实际上从组织的长青与强大来讲,系统更关键,组织搭建、制度建设更关键,虽然这些内容也是人创立的,但是这些内容更稳定。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