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学大学·中庸·孟子》

大学·第四章

更新时间:2024-11-16阅读量:238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①《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②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④如切如磋者,道⑤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⑥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 ! 前王不忘。”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⑧不忘也。

  注释

  ①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解释该词应该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结合语境。此处指居住。

  ②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是一种鸟的叫声。止:栖息。隅:角落。

  ③“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wū):是一个叹词,没有实际意义。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实际意义。

  ④“瞻彼”句: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qí)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水边。斐:文采。瑟兮僩(xià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諠(xuān):遗忘。

  ⑤道:说话,言语的意思。

  ⑥恂(xún)傈:恐惧,戒惧。

  ⑦ 於戏 ! 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叹词。前王: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

  ⑧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马瑞光曰

  这一段谈的是“止于至善”,用的基本是《诗经》的内容。突然有个想法,东方《诗经》,西方《荷马史诗》,似乎给了哲学大家们很多的启发。希腊三哲的文献中常常见到《荷马史诗》,《大学》中《诗经》的篇幅也不短,看来找不到点古人的话作依据,还真不好著书立说。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