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 民鲜①能久矣 !”
注释
①鲜:少,不多。
马瑞光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典型的孔子口吻,认为中庸是最高境界,但是人们缺乏这种德行很长时间了。基本上奠定了中庸作为圣人学说的地位,只能是少部分人的学问,大部分人做不到,甚至也不需要做到。
发现了一个特点:我们的标准一般很高,就拿中庸来讲,能悟懂的人少之又少,能够做到的人凤毛麟角。但是圣人之学基本如此,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不可能成为绝大部分人的信条,尤其是行为指南,只能是人们口中的标准。真正可以大规模普及的标准,应该是简单的最低标准,而这往往又显得含金量不够。这也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问题,眼高手低现象的出现也就不再奇怪了。
由此,创新与革新还是很需要的,难就难在圣人之语确实没有毛病,唯一的问题是大众的境界不够,难以普遍达到圣人的要求,这也是个难解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