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学大学·中庸·孟子》

孟子·卷十四 · 尽心下(6)

更新时间:2025-02-27阅读量:55

  原文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②。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③,有众逐虎。虎负嵎④,莫之敢撄⑤。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⑥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⑦之。”

  注释

  ①发棠:发,开仓赈济。棠,齐国邑名。

  ②冯妇:古人名。

  ③则之野:古人在断前后时用的文句。

  ④嵎(yú):山坳。

  ⑤撄:触,碰。

  ⑥攘臂:撸起袖子,露出胳膊。

  ⑦笑:讥笑。

  马瑞光曰

  “齐饥”,齐国闹饥荒,孟子曾经劝齐王开仓放粮,接济灾民,但是现在孟子因为失望离开了齐国的朝廷,当然也就不愿意再去劝齐王了。听上去孟子有些心灰意冷,看来圣贤也有人之常情,并非神仙。

  “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大家认为孟子会像以前一样继续劝说齐王救济灾民,恐怕再不能这样做了吧。孟子用冯妇来举例,说明这一次不能那么做了,因为没有用处,只能像冯妇挡虎一样被当作笑话。

  “善搏虎,卒为善士”,冯妇善于打虎,后来成了一个善人。“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一群人追着一只虎,老虎背依山险,没有人敢上前,只有冯妇卷起袖子,跳下车迎上去准备打虎,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士人都讥笑他,像是看到了一个傻瓜,笑他竟然做这种不可为的事情。显然孟子此时用冯妇类比自己,表示不能不识时务,让别人看笑话。看来孟子心情不好。

  实际上大部分智者的观点往往难为普通人认可,认为是他们是骗子、傻子,所作所为很可笑。而若干年后,大家回想起来,突然发现原来他们讲的有道理,这时就又说他们是智者了,这也是常有的事。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