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①,进取不忘其初。’ 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②、曾皙、牧皮者③,孔子之所谓狂矣。”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④,曰:‘古之人 ! 古之人 !’夷考其行⑤,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⑥ ! 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⑦?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⑧,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⑨。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注释
①党:乡里。士:指留在鲁国的孔门弟子。简:志大。
②琴张:孔子弟子,即子张。
③牧皮:孔子弟子。
④嘐(xiāo)嘐:赵岐注:“志大言大者也。”
⑤夷:此字不知何解,前人疑为语首词,无义。
⑥乡原:即乡愿,指乡里伪善欺世、博取好名的所谓好好先生。
⑦踽(jǔ)踽凉凉:即不与人相亲,落落寡合的样子。
⑧佞:巧言谄媚。
⑨反经:反,同“返”。经,正道,常道。
马瑞光曰
“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的意思是,找不到不偏不倚、合于道义的人交往,只能退而求其次,与一些狂放者、狷介者交往。狂放者勇猛进取,狷介者有所不为。这些人虽不得道,但还是可以交往的,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毛病,实际上问题多多的欺世盗名之徒,才是应该远离的人。
“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看他们平时的言行,基本上是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致。“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像这些曲意逢迎、谄媚世人之人,就是老好人。孔子认为这些人“德之贼”也,是残害道德之人,但实际上这些人也比较常见,表面上又看不出什么问题。“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想要批评他,却又找不出什么毛病,想要指责他,却又找不到指责的理由。貌似忠厚,实则奸诈,这样的人应该憎恶,以免他坏了风气,败坏道德,坏了人心。
“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正道兴,百姓才会幸福,百姓幸福了,也就没有邪恶了。社会风气很重要,而这往往是由“上位者”决定的。上梁正下梁自然正,言行一致,心诚正意,才能平定天下,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