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学尚书·礼记》

《尚书·礼记》学记(十一)

更新时间:2025-03-15阅读量:190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①。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注释

  ①博喻: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志趣进行教育,即因材施教。

  马瑞光曰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君子知道求学之路的难易,也知道学生的资质优劣,能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能够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才能为人师表,能为人师表才能当好官,能当好长官才能成为好的国君。这里把读书人的自命不凡表现得非常明显,当然,这也成就了读书人的风骨。

  “三王四代唯其师”,帝王之师对帝王影响很大,三王(夏商周三代之王)、四代(三代加虞,共四代)如此英明,很多程度上是因为老师选择得好。教育确实重要,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学生的年龄与老师的水平都是重要因素。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