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连锁化扩张与标准化运营的盈利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22 访问量:10次

当中式面馆赛道迎来“资本化元年”,遇见小面正以连锁化速度和标准化能力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截至2025年上半年,品牌营收达7.03亿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4183万元,同比提升95.8%。这一数据背后,不仅是门店业绩的系统提升,更代表着中国快餐业从区域连锁走向全国扩张、从产品竞争迈向组织系统竞争的新拐点。

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连锁化扩张与标准化运营的盈利密码

  在餐饮赛道愈发内卷的当下,中式面馆正成为资本和连锁品牌的新焦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前五大中式面馆品牌市场份额合计仅2.9%,竞争格局高度分散。遇见小面以“连锁+标准化”为战略内核,通过直营与加盟并行,快速建立规模壁垒;同时借助数字化管理与供应链体系,在激烈的价格战与外卖红利中保持增长韧性。它的上市进程,或将成为中式快餐走向产业化的分水岭。

  01.标准化是连锁的底层能力也是规模扩张的护城河

  遇见小面由麦当劳、百胜餐饮背景的宋奇创立,自诞生起便以“标准化出品”著称。从面条软硬度、辣度、汤底比例到厨房工序,每一步都被固化为SOP,实现可复制的出品一致性。这种能力让品牌在扩张中能保持产品体验稳定,降低培训与管理成本,成为连锁经营的核心壁垒。

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连锁化扩张与标准化运营的盈利密码

  然而,标准化并非万能。随着客单价从2022年的36.2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8元,遇见小面也面临“同质化竞争”与“品牌体验下降”的挑战。标准化要服务于体验,而非牺牲个性。真正的能力在于:在标准与地域口味间找到灵活的平衡,在供应链上通过中央厨房与冷链体系保持品质的一致与效率的最优。

  供应链整合不仅是降本,更是品牌护城河。自建仓配中心、统一采购原材料,使门店在开店初期就能实现快速交付与稳定供给,缩短门店爬坡周期,实现从“稳点经营”到“快速盈利”的闭环。

  02.价格战与外卖红利流量放量背后的稳点运营考验

  在竞争激烈的中式快餐市场,遇见小面同样被卷入价格战。公司主动调低价格以吸引客流,带来订单量大幅上升——今年上半年订单总数达1979万笔,同比增长37.8%。但与此同时,堂食翻台率下降,外卖平台补贴拉动的短期流量带来了经营结构性压力。

  如何在短期促销和长期盈利之间平衡?关键在于“稳点运营”。一方面,遇见小面正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门店运营效率,如智能排班、动态定价、会员复购系统等;另一方面,品牌通过优化菜单、提升SKU毛利率结构,强化单品盈利能力。

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连锁化扩张与标准化运营的盈利密码

  从长期来看,外卖红利期的流量红利终将消退,只有把外卖用户转化为品牌会员、形成私域沉淀,才能实现从流量经营到用户经营的跃迁。这也是连锁企业公私域一体化运营的关键节点。

  03.从开店到经营组织跃迁与招商体系的再造

  截至目前,遇见小面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拥有451家门店,另有101家筹备中。规模的扩张不仅需要资本投入,更需要组织能力的配套。直营体系确保品牌控制力,加盟体系放大渠道覆盖,但真正决定连锁成败的,是总部如何建立一套可复制的组织与管理系统。

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连锁化扩张与标准化运营的盈利密码

  在招商层面,遇见小面以强中台赋能加盟商,从选址评估、门店设计到开业培训,形成标准化流程,实现“复制式招商”。在团队打造上,公司建立了覆盖区域经理、督导与培训师的三级运营体系,确保“总部思想下沉、终端执行到位”。这也是连锁企业实现快速扩张与稳点经营兼得的关键。

  对多数品牌而言,招商不是签约的终点,而是组织协同的起点。逸马的连锁研究指出,优秀的招商体系,必须能把供应链支持、培训系统与品牌文化一体输出,从而让加盟门店具备自我运营与业绩提升能力。否则,扩张只会带来更高的管理风险。

  写在最后

  遇见小面的IPO,是中式快餐行业的一次标志性事件,也是一场关于连锁化、标准化与组织进化的综合考试。它提醒所有连锁企业:增长的关键不在“店开多快”,而在“体系跑多稳”。只有当品牌把标准化运营、供应链整合、招商复制与团队打造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到效益增长的飞跃。

  逸马连锁产业集团将持续关注行业变化与连锁企业发展动态,为市场提供专业洞察和趋势分析。

电话

4000323208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关注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