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18日上午,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博物馆开馆庆典活动在玉泉区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隆重召开。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长乌杰先生,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连辑先生,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广东省内蒙古商会名誉会长呼和先生,南男区长,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内蒙古商会会长、逸马连锁产业集团董事长马瑞光等嘉宾和代表受邀参与了庆典活动。
作为2024年呼和浩特“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活动的一部分,大盛魁文化博物馆开馆昭示着以文育人、以文塑人。“北疆盛世·商道弘毅”——大盛魁商道文化专题展,通过大盛魁的历史文物、文献、场景等多种形式再现大盛魁商业精神。
大盛魁文化博物馆开馆庆典现场一个短片带我们进入无限遐想……
声声驼铃耳边响,如同打开了一道时光之门;
旅蒙商号三百载,曾经缔造了无数商业传奇;
一件件历史文物,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兴衰与变迁;
“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大盛魁是内蒙古最著名的旅蒙商号。该商号由清代山西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三个普通小贩开办,最初他们都是在草原上走包串户的货郎。从小商小贩到商业大佬,先辈以前瞻的商业眼光,创下“从无到有”的商业版图。大盛魁凭借“义”,做到富可敌国,商通天下。
历经三百载-风雨兼程-万里茶路-铺就草原商道;
纵横数万里-世事沧桑-历久弥新-引领北疆精神。
横批:伟哉大业!
靠着一峰峰骆驼,一条条生命,一代代人们的接力,大盛魁历任掌门都是商界精英传承,大盛魁商德、商道、商经至今受用。大盛魁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是中国第一个股份制民营企业,通达亚欧的商业巨头。
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内蒙古商会会长、逸马连锁产业集团董事长马瑞光表示:“今年是大盛魁商号肇建300年,大盛魁文化博物馆设计展览通过大盛魁的历史文物、文献、场景等多种形式再现大盛魁商业精神,深入解读历史上大盛魁商号的商贸历程,将大盛魁商号的历史沿革、组织构架、业务经营、商业基地、历史贡献等内容呈现给参观者,打造新的北疆盛世,弘扬旅蒙商道精神,以史鉴今,面向未来。”
大盛魁名字的意义就是指做大、做强、做第一,存宏愿、立长志。我本人和逸马团队长期投身于连锁产业的研究、培训、咨询、教育,有幸见证了国内连锁产业兴起和变革发展,参与和推动着一些行业企业的连锁化、品牌化进程。这既是创业群体逐梦商业、追求进步的过程,更是文化赓续和商业进化的统一过程。坊间有一句话“向死而生走口外,谋生立业在归绥。我来自内蒙古大草原,无论身在何处,“和衷共济、厚德尚义”的大盛魁精神时时鼓舞和激励着逸马人。所以10多年前开始,逸马开始通过“连心联盟连天下”的中联汇企业家学习型社群,助力中国连锁企业走向世界而奋斗”。
宋治国先生,是大盛魁第十二代掌门人,内蒙古大盛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既是新一代蒙商的代表,也是大盛魁文化博物馆馆长,同时还是连锁经营的践行者、传播者——身兼中国连锁联盟汇呼和浩特分会会长。宋董事长在内蒙古,特别是在推动呼和浩特连锁业界创业者学习、交流、合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大盛魁的意义不是某个单一商号,它将成为新时代中华商业文化的新符号,这个符号构建的平台或将成为企业家之间重要的交流、合作渠道。这种商业模式的运行,在帮助更多企业家搭建蒙粤交流乃至全球合作,实现更高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马瑞光会长在发言的最后,祝愿家乡蒙商同仁和蒙企抓住历史性机遇,依托内蒙古大地厚重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以开辟草原丝绸之路为背景,以鲜明的文化特质和品牌落地,文旅文创,商业精神传承与发展等为抓手,共创大盛魁的新时代“焕新”之路。
在随后的发言环节中,大盛魁第十代掌门人陈严甫先生之子,第十一代掌门人陈义先生和大盛魁第十二代掌门人,内蒙古大盛魁商贸有限公司宋治国董事长表示:“身在归化城商业文明的发源地和大盛魁总号驻地,历史上贸易网络遍布中、蒙、俄三国。大盛魁商号从建立起历经300年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奇迹。万里茶道这条国际古商道上,留下了几代人行走的足迹。在这来往不停的脚步声中,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与传奇。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新一代蒙商,必将传承“以义制利、敢为人先、创新改革”等精神内涵,继续做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和助推经济繁荣的排头兵。
呼和浩特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城市,以呼和浩特为中心,辐射周边,直达草原贸易,搭起了农耕文化与草原文明的桥梁。过去,贸易往来的客商们,奠定了呼和浩特国际商都的地位。如今,围绕吃喝玩乐游购娱,大消费、大健康等民生领域的创业者和企业,也正是以“诚实守信、善于思考、敢于开拓的作风”,将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推向前进。
最后,参加庆典活动的嘉宾和专家们在交流中表示:本届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以大盛魁文化博物馆开馆为标志,进一步加大对藏品科学体系建设及历史文化研究,让文化和历史通过文物的载体跟大众产生共鸣,在深入挖掘和阐发文物资源中蕴含的“北疆文化”优秀传统和精神价值的同时,拓新思维,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高质量发展。
我们的城市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文博热’的兴起,‘到博物馆去’已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大盛魁经过岁月沉淀,散发着古老文化气息,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向游客讲述着归化城的人文故事。
一副对联,“贪心惹祸”“舍利招财”是大盛魁的商魂,一根扁担、两个货柜,一碗稀粥和一块石头是大盛魁的传家宝,与中国商魂和蒙古马精神是一致的,从不同层次、多个维度交织谱写出当年大盛魁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每一场展览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
在博物馆古色古香的院落中,参观者们一边品味着香醇的茶香,一边沉浸在历史的韵味与故事中,享受着这难得的文化之旅,留下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