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波比艾斯官宣全国门店突破1150家,覆盖27个省份、150余座城市,从区域小品牌一跃成为中国本土冰激凌连锁品牌中的“超级黑马”。
在整个餐饮赛道集体转向效率和模型稳定的当下,波比艾斯以其标准化的现制冰激凌产品、极具视觉传播力的现烤华夫形式,快速打动消费者,同时以“高毛利+低投资”的模型,赢得大批加盟商青睐。
但这场关于速度、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的多维战役,波比艾斯到底靠的是什么?在这个本土冰激凌品牌集体崛起的时代,它的扩张路径又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波比艾斯的故事,起点低调却颇具典型意义。
2010年,品牌前身“佩乐甜品站”在长沙悄然开业,面积仅3㎡,却凭借优质冰激凌产品、亲民价格与地段红利,日售4000支冰激凌,打下第一块样板。
2013年,佩乐完成品牌升级,更名为“波比艾斯”,并创新推出“现烤华夫冰激凌”这一产品形态:华夫饼现场烤制、冰激凌现点现做,视觉与味觉双重体验,极大提升“现场消费感”和“传播价值”。
这一“现制+视觉营销”模式区别于传统冷柜冰激凌,也不同于高价Gelato,更适配国内中端消费群体,成功切入连锁冰激凌品牌空白带。
目前,波比艾斯核心产品线涵盖冰激凌甜品碗、华夫筒、圣代、蛋仔冰、咖啡冰激凌等六大类,共计SKU超30款,客单价区间为16~28元,既满足“日常小奢侈”的消费心理,又适配下沉市场的性价比需求。
冰激凌连锁市场的痛点,从来不是“产品创新”,而是“冷链复制”。
过去,连锁冰激凌品牌极少能做大做强,其根源在于——低温运输成本高、保鲜难度大、口感不稳定;很多品牌在跨省复制时,都会出现品质折损,进而影响口碑。
波比艾斯的突围,背后正是其冷链体系与上游资源的系统搭建。公开资料显示,波比艾斯母公司正是华鼎冷链的战略合作方,具备独立低温仓储中心与城市末端冷链配送网络。
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波比艾斯目前已在广东、湖南、福建、江西、湖北等区域完成冷链核心布局,这五大省份门店占比超70%,显现出区域扎根、稳健扩张的节奏控制。
这意味着:即便是县域市场,也能吃到“稳定口感”的产品。
在标准化层面,波比艾斯采用“中心工厂+门店现制”的模型,将关键原料集中预制,再通过冷链送达各地,门店仅需简单加工,即可保持一致出品。这一模式与绝味鸭脖、蜜雪冰城等成熟连锁体系极为相似,具备可持续复制能力。
在招商加盟方面,波比艾斯推行分层加盟策略:核心城市布局旗舰标杆店,周边市县则加密标准门店,并因地制宜提供店型优化,如社区大店、商圈档口、商场快闪等灵活落地方案,显著降低了创业门槛。
在流量红利逐渐式微的今天,品牌快速扩张往往陷入“开得快,倒得也快”的怪圈。波比艾斯反其道而行,不做虚假热度,而是围绕产品社交属性打造稳定“自传播体系”。
典型做法如:
门店装修以“奶油风”、“梦幻粉”打造视觉吸引,适配拍照需求;
产品包装设计精致,鼓励用户分享小红书、抖音;
定期推出区域限定款、联名口味,形成新品打卡心智;
以“现做”“冒热气的华夫饼”为现场感主视觉,刺激旁观用户跟进购买。
这种“产品即内容、门店即场景”的思维,使波比艾斯门店天然具有引流效应,加盟商无需高额推广投入,也能获得稳定流量。
此外,波比艾斯还在持续深化品牌资产:
2025年上半年,品牌与多位短视频博主、小红书博主合作,打造城市美食地图打卡项目;同时,借助微信小程序上线“会员积分商城”“生日月双份赠送”等社群运营机制,增强用户留存。
据加盟投资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7月,波比艾斯门店总数达1150家,近18个月新增门店超650家,是前13年总和的1.3倍以上,增长曲线呈加速趋势。
“冰激凌连锁品牌做不大”这条行业铁律,正在被波比艾斯打破。
它没有靠资本砸营销、也没有盲目快扩,而是用十余年时间打磨供应链、沉淀产品体验、探索连锁模式复制路径。这正是冰激凌市场从“高价尝鲜”走向“日常消费”的产业信号。
未来,随着冷链技术不断完善、线下流量重回城市生活,像波比艾斯这样“口感稳定+产品创新+社交驱动”的冰激凌品牌,将成为新一轮餐饮连锁格局下的核心力量。
在冰激凌加盟赛道,一场关于本土品牌的重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