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连锁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快速扩张成为众多品牌的战略选择。2024—2025 年 NCBD 数据显示,全国餐饮品类平均闭店率约 22.7%,其中小龙虾等品类闭店率超过 37%。业内普遍认为,小吃快餐类因同质化严重、供应链能力薄弱,闭店风险更为突出,部分品牌的闭店率甚至超过 50%。这一数据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连锁品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品牌在扩张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标准化缺失、招商乱象与运营失衡,无疑是背后的三大“元凶”。
连锁品牌的魅力在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致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标准化。然而,许多品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却忽视了标准化的建设。
供应链整合是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大量连锁品牌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导致不同批次的产品在口味、品质上存在明显波动。以部分麻辣烫品牌为例,因底料品控不稳定,门店客诉率持续攀升,客流随之大幅下滑。反观成功案例,蜀一蜀二原汁冒菜早在 2015 年便着手建设自有底料工厂,从原材料筛选到 36 道炒制工序,全流程自主把控。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 15%的底料成本,更让全国门店口味高度统一,解决了“千店千味”的行业难题,保障了消费者体验的一致性,为门店业绩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门店运营标准化同样不容忽视。部分品牌对食材选用、制作流程的标准化管控不足,加盟商易出现“为降低成本随意替换食材”“操作不规范影响菜品口感”等问题,最终损害品牌口碑,加速门店闭店。只有建立严格的门店运营标准,并确保加盟商严格执行,才能保证每一家门店都能提供稳定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留存率。
招商是连锁品牌扩张的关键步骤,但一些品牌在招商过程中却陷入了乱象。许多品牌仅完成“品牌授权”环节,对加盟商的选址、营销、品控等关键经营环节缺乏实质赋能。大量 0 经验加盟商因无人指导、无有效方法,开业后迅速陷入客流难起、不懂运营的困境。
一些品牌为了追求短期的规模扩张,降低加盟门槛,对加盟商的资质审核不严格。这导致部分不具备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的加盟商进入市场,不仅无法为品牌创造价值,还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损害品牌形象。稳点经营需要品牌在招商过程中,更加注重加盟商的质量而非数量。通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训,确保加盟商具备经营能力,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才能实现品牌与加盟商的共赢。
此外,招商过程中的虚假宣传也是一大乱象。一些品牌为了吸引加盟商,夸大品牌实力和盈利前景,导致加盟商在加盟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宣传不符,从而产生纠纷。这不仅影响了品牌的声誉,也阻碍了品牌的健康发展。品牌应该以诚信为本,真实地向加盟商展示品牌的情况,让加盟商做出理性的决策。
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连锁品牌往往容易出现运营失衡的问题。一方面,品牌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新店的开设上,而忽视了对现有门店的运营和管理。这导致部分门店在开业初期热闹一阵后,便逐渐陷入冷清,门店业绩提升困难。
团队打造是运营的核心。快速扩张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一些品牌在扩张过程中,没有及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导致团队素质参差不齐。员工缺乏专业培训,服务水平和销售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了门店的业绩。品牌应该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等方式,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为门店的稳点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品牌传播也是运营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品牌需要不断地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然而,一些品牌只注重门店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品牌传播的重要性。没有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品牌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应该制定全面的品牌传播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用户留存和复购。
连锁品牌的快速扩张并非一蹴而就,标准化缺失、招商乱象与运营失衡是品牌在扩张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规范招商流程,实现稳点运营,才能提升门店业绩,优化管理,打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连锁品牌应该以用户为中心,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加强团队打造和品牌传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规范连锁市场秩序,为连锁品牌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连锁品牌一定能够在商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