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火锅品牌如何逆势扩张?看“笨姐居民楼火锅”的标准化突围术

发布时间:2025-08-04 访问量:11次

  火锅,一度被视作最容易做连锁的品类。但疫情之后,行业进入洗牌周期:市场增速下滑、毛利空间压缩、加盟闭店频繁

  据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到6175亿元,同比增长5.6%,相比2023年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火锅门店连锁化率提升至25%,50家门店以上品牌的占比上升至15.3%,意味着头部品牌通过连锁能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此时逆势扩张的品牌更显稀缺,“笨姐居民楼火锅”无疑是其中之一——它不是简单复制门店,而是在复制中形成方法论

  01.用“社区模型”做底座在不起眼的地方打赢流量争夺战

  许多火锅品牌热衷于主街铺、核心商场,而“笨姐”却一开始就选择背街小巷——社区小店。

  首店位于广州江南西紫金大街的居民楼下,没有豪华装修,甚至在下雨天还要在雨棚下排队。但就是这样的门店,一天能涌进上百桌客流,还频频登上抖音火锅人气榜TOP3

  这并不是偶然,而是“笨姐”的选址逻辑:

  避开高房租陷阱,选择“一流商圈的二三流位置”,享受商圈外溢流量;

  店型小而轻,面积通常在100㎡左右,平均装修投入在40–50万元;

  更接近用户生活场景,打造“下楼就能吃”的亲密消费关系。

  

连锁火锅品牌如何逆势扩张?看“笨姐居民楼火锅”的标准化突围术


  这种“轻模型”不仅优化了开店成本和风险控制,更重要的是,帮助品牌以低成本迅速拓展“点位密度”。

  以宁波一门店为例,仅12张桌、110㎡,日营业额最高破3.8万元;在南昌,一家9张桌、月租2800元的小店,日营收也能达到2.3万元。

  这是“坪效”与“人效”的极致结合,也是社区火锅的盈利范式样本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型背后隐藏的是对连锁扩张方式的重新定义——不是争抢核心铺位,而是以密度和社交关系网,形成“微地标”

  02.用“产品力+爆款思维”做传播打造有记忆点的用户体验

  与许多网红火锅品牌不同,“笨姐”并未将重心放在装修打卡上,而是围绕“味道”构建用户复购机制。

  笨姐火锅的核心客户群为18-30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用户。他们喜欢重庆火锅的麻辣,但更在意健康和清爽。因此品牌针对性做了几项创新:

  减少重油重盐的内脏下水,用翡翠鲜椒鸡、双椒牛肉、红油五花肉等“看得见品质”的单品代替;

  开发社交爆款甜品,如辣椒冰激凌、杨梅冰汤圆、19.9元亿杯奶茶等,“既能打卡,又好吃”;

  保持高频上新节奏,每月上新品、每季度全菜单迭代一次。

  

连锁火锅品牌如何逆势扩张?看“笨姐居民楼火锅”的标准化突围术


  正是这种持续创新能力与年轻审美的结合,才让“笨姐”在流量过后依旧有回头客——品牌复购率高达70%~80%,在火锅行业中属于极高水平。

  此外,品牌在品牌传播与用户留存上也并不“笨”

  主动制造事件型传播:如邀请刘仪伟、曹云金、马可等名人探店;

  搭建“IP联名矩阵”:与劲酒、王老吉、国家地理等品牌联合推出限定菜单和直播探源;

  营销形式多样:推出麻辣牛蛙挑战赛、夺命鸭头挑战赛等,形成UGC扩散。

  结果是: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笨姐火锅话题总曝光已破亿。

  不靠补贴、靠记忆点与参与感留住用户,正是连锁品牌打造用户心智资产的关键一步。

  03.用“数字化+平台能力”搭建支撑破解连锁扩张的“黑洞”

  快速开店、稳点运营,从不是靠拍脑袋。笨姐背后有一套系统化的中台支持,避免了常见连锁“前期热、后期乱”的困局。

  首先是数字化决策系统:

  门店选址由数据驱动,综合分析美团经营分、客群画像、交通动线、职住分布、竞品分布等;

  经营管理SOP标准化,从火锅底料克数到门店座椅布置都有统一规范,加盟商只需“照方抓药”;

  供应链集中管理,由豪渝集团一体化运营,涵盖产品研发、配送、人员培训等5大体系;

  所有门店接入统一系统,可实时查看库存、销售、客单等指标,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

  

连锁火锅品牌如何逆势扩张?看“笨姐居民楼火锅”的标准化突围术


  其次是平台型思维构建加盟护城河:

  背靠豪渝集团,形成“笨姐+憨大娘+猫太后”等多个品牌矩阵,具备集采议价权与人才储备能力;

  加盟机制“轻强管”,开放招商但严格选人,重配合度而非资金体量;

  直营/加盟联动:目前400多家门店中,仅100多个加盟商,很多加盟商开了3家以上门店,平均回本周期8-12个月。

  在团队构建方面,创始人邓伦杰还是豪渝商学院执行院长,主导内部孵化机制,将标准化培训与门店辅导体系内化成“加盟帮扶平台”

  这是一套为加盟商“扫雷”的打法,也是一种连锁品牌应对“后增长时代”门店展效比竞争的长期主义

  写在最后

  在连锁经营进入精细化阶段的今天,快不再是唯一指标,稳定才是生存力

  “笨姐居民楼火锅”的案例并不神奇,它所依靠的正是那些最基础的连锁经营能力——选址决策、产品创新、供应链整合、用户运营、数字化管理

  只是它更“笨”:不卷补贴、不盲目招商、不追热点,而是围绕门店经营做重,围绕用户复购做深。

  在连锁品牌不断走向平台化与组织化的今天,像“笨姐”这样从产品到模型皆可控的品牌资产,才有机会真正沉淀下“品牌力”,成为下一个行业变量。

  它不是跑得快,而是跑在对的路上。

电话

4000323208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关注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