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茶饮第六股来了!5月8日,沪上阿姨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发布时间:2025-05-08 访问量:182次

  新茶饮IPO锣声再次响起。

  5月8日,沪上阿姨(02589.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一度暴涨68%,市值超190亿港元。

  


  从上海人民广场的25平米小店,到全国9000家门店的连锁矩阵;从血糯米奶茶爆红,到双品牌运营、深度下沉、万店复制,沪上阿姨用11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喜茶、奈雪的“平价实干派”路径。

  而它的上市,不仅是一个品牌的资本化里程碑,更是中国茶饮第三阶段的拐点信号。

  01

  从夫妻店到万店连锁

  十年打磨一场大规模复制实验

  2013年,单卫钧、周蓉蓉夫妇双双辞去世界500强企业的高薪职位,在上海人民广场开出第一家沪上阿姨,靠着血糯米奶茶打响招牌。首日排队百米,月营收30万,这对“海归型”创业夫妻决定开启连锁化之路。

  但他们没有选择高调开旗舰、做网红品牌,而是另辟蹊径:避开一线核心商圈,深耕二三线及以下市场;构建加盟体系,让9000家门店中99.7%由加盟商经营;价格带控制在7~22元之间,定位“高性价比的中价现制茶饮”。

  


  结果也非常显著:截至2024年底,沪上阿姨全国门店达9176家;品牌矩阵扩展为“沪上阿姨”、“沪咖”及“轻享版”,覆盖奶茶、水果茶、轻乳茶、咖啡等多线产品;超过50%的门店布局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为“下沉市场现制茶饮第一”。

  这场“万店连锁”的大规模复制实验,用“简单、可复制、毛利稳健”的打法,跑出了年营收32.8亿元、净利润4.18亿元、毛利率超31%的成绩单——比起动辄做联名、打广告、烧营销预算的高举高打式玩家,沪上阿姨更像是茶饮赛道里的“美宜佳”或“蜜雪冰城第二”。

  02

  资本下注的共识

  下沉市场仍是未来

  沪上阿姨此次IPO,申购总金额突破940亿港元,超3400倍认购,暗盘暴涨68%。如此资本热度,并非偶然,而是资本市场对“中国新茶饮第二波红利”的直接投票。

  从招股书可看出,沪上阿姨有以下三大“资本向心力”:

  加盟+供应链闭环能力强:近97%的营收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和服务。货源、品控、门店模型已实现高度标准化,是典型的“加盟商挣钱、品牌赚流水”的轻资产逻辑。

  中价带定位精准:7~22元的主力产品定价,不打“高端健康”,也不走“极致性价比”,精准卡在10~20元的下沉主力消费带,与古茗、蜜雪形成差异化。

  下沉能力超强:三线及以下门店占比超50%,在北方市场覆盖面更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沪上阿姨是2023年中国北方城市门店最多的中价现制茶饮品牌。

  正如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卫哲所说:“沪上阿姨的价值,在于它用四年时间从千店走到万店,而且是真下沉。”

  


  从2020年起,嘉御连续三轮投资沪上阿姨,前两轮为独家入局,成为最大机构投资方。这种坚定的看多,恰恰折射出VC们的一种判断——在一线城市红利退却的当下,中国茶饮市场的增量正在向“下沉+小镇青年”大规模转移。

  03

  新茶饮IPO战火蔓延

  谁能笑到最后?

  近两年,港交所迎来史无前例的“新茶饮上市潮”:古茗、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先后敲钟,茶百道、奈雪继续发力,美股的霸王茶姬也抢先突围。这股上市浪潮背后,正是行业新格局浮出水面的信号:

  融资窗口收窄,品牌争先锁资本:面对A股门槛、美股不确定性,港股成新茶饮最佳IPO路径。一旦完成融资与品牌背书,上市企业更容易在门店扩张、海外出海上快人一步。

  “前五格局”初现,强者恒强:按GMV计算,沪上阿姨排名第五,市场份额4.6%。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牢牢占据头部,新入局者竞争更激烈。2023-2025或是胜负分水岭。

  品牌分层加剧,出海或成决胜点:随着国内门店密度上升,头部品牌纷纷试水海外,港股身份也更便于国际资本对接。如蜜雪在东南亚攻城略地,霸王茶姬美股敲钟,沪上阿姨亦在规划下一站。

  而站在今天的时点,喜茶与茶颜悦色的“犹豫未表态”,反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曾经的高端先锋喜茶,如今也面临扩张天花板与成本瓶颈。未来这场战役的焦点不在谁先敲钟,而是谁能真正做到“品牌出圈+模式可复制+资本续航”。

  写在最后

  沪上阿姨180亿港元的市值背后,是茶饮赛道连续五年的爆发,是消费者对“平价、有料”的共鸣,也是资本市场对“可复制、强毛利、够下沉”的商业模式的肯定。

  但更重要的是,新茶饮这场“品牌连锁战争”,还远没有结束——谁能走出中国,做成亚洲甚至全球的茶饮品牌?谁能跑通直营+加盟+供应链的黄金三角?谁能稳住品牌心智,又不被成本反噬?

  这场游戏的终局,或许才刚刚开始。

电话

4000323208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关注我们
TOP